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38篇
  免费   2837篇
  国内免费   1412篇
耳鼻咽喉   203篇
儿科学   326篇
妇产科学   219篇
基础医学   1920篇
口腔科学   415篇
临床医学   2945篇
内科学   2380篇
皮肤病学   256篇
神经病学   795篇
特种医学   11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233篇
综合类   6926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2716篇
眼科学   338篇
药学   2884篇
  44篇
中国医学   2328篇
肿瘤学   1355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345篇
  2022年   870篇
  2021年   1131篇
  2020年   1076篇
  2019年   578篇
  2018年   657篇
  2017年   829篇
  2016年   637篇
  2015年   1068篇
  2014年   1404篇
  2013年   1565篇
  2012年   2297篇
  2011年   2378篇
  2010年   1970篇
  2009年   1716篇
  2008年   1891篇
  2007年   1907篇
  2006年   1577篇
  2005年   1309篇
  2004年   973篇
  2003年   819篇
  2002年   698篇
  2001年   558篇
  2000年   408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81.
背景与目的:在前列腺癌标准化疗方案中,多西他赛(docetaxel,DTX)引起的化疗耐药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DTX引起的化疗耐药相关机制尚未知。探讨前列腺癌DTX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9年6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进行化疗的40例患者,包括20例DTX耐药和20例DTX敏感患者。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在一系列逐渐增加的DTX浓度梯度处理下形成耐药株PC-3/DTX。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miR-503和TLR4 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LR4蛋白的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503和TLR4的相互作用,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前列腺癌耐药患者组织和耐药细胞系中miR-503的表达较敏感组显著降低(P=0.013),而TLR4显著增加(P=0.005 6)。过表达miR-503显著抑制耐药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同时抑制耐药相关蛋白MDR-1的表达,而过表达TLR4则促进细胞的增殖,抑制凋亡,促进耐药相关蛋白MDR-1的表达。结论:miR-503通过靶向调控TLR4的表达影响前列腺癌的DTX耐药。  相似文献   
82.
83.
Background:Ankylosing spondylitis refers to a type of autoimmune disease, which is commonly characterized by joint pain and stiffness, since the disease progression can exhibit joint deformity and other activities limited symptoms. Has significantly impacts on people''s work and life. Warm acupuncture as a traditional Chinese therapy, showing several advantages (eg, safety, economy, and less side effects), has been extensively used to treat ankylosing spondylitis. However, its curative effect is supported by limited evidence. Accordingly,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comprehensively assess the reliability of warm acupuncture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treatment.Methods: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ere searched from the 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 Chongqing VIP Database for Chinese Technical Periodicals,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Wanfang, Web of Science, Cochrane Library, PubMed, and EMBASE, regardless of their publication status. The deadline was November 6th, 2020. Two experienced researchers adopted RevMan V.5.3 software for literature selection, data collection, data analysis, and synthesis,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quality of the trials involved in this study was measured with the Cochrane Bias risk assessment tool, regardless of language or publication status.Results:The protocol will be used 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warm acupuncture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treatment.Conclusion:This review reliably evidences whether warm acupuncture is a reliable method for the intervention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INPLASY registration number:INPLASY2020110096.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与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ar extraction,SMILE)术后角膜上皮重塑的特征。方法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FS-LASIK组29例(58眼),SMILE组31例(61眼),年龄(26±6.5)岁,术前等效球镜度数为(-5.25±2)D,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应用眼前节OCT对患者角膜中央2 mm、2~5 mm上皮厚度进行测量。结果术后1个月FS-LAISK组角膜中央2 mm与角膜2~5 mm范围内的平均角膜上皮增厚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36);术后3个月2~5 mm范围,角膜上皮在上方、鼻上方、颞上方与下方、颞下方、鼻下方相比,增厚更轻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2,P=0.031,P=0.049);术后6个月SMILE组角膜中央2 mm、角膜2~5 mm的角膜上皮增厚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47),2~5 mm范围内,角膜上皮在上方、鼻上方、颞上方与下方、颞下方、鼻下方相比,增厚更轻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35,P=0.009),上方与鼻侧、颞侧相比,增厚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P=0.017);FS-LASIK组,术后1至6个月角膜上皮增厚在0~2 mm内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术后各个时间段中,FS-LASIK组与SMILE组角膜上皮厚度在0~5 mm范围内各个位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S-LASIK术后角膜上皮增厚较SMILE术后更加明显。FS-LASIK术后角膜上皮增厚在角膜切削中央区域变化更加明显,SMILE术后角膜上皮增厚在角膜切除周边区域变化更加明显。随着时间推移,两种手术术后均出现与切口位置相反的角膜上皮局部继续增厚的表现。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可见光连续环境消毒系统(CED)对手术室真菌和细菌气溶胶浓度的影响以及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方法以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5间手术室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CED应用前后手术室内生物气溶胶浓度进行检测,并进行真菌和细菌培养,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与同期检测的消毒前后的室内温度和湿度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消毒前和消毒后强化消毒模式下手术室内细菌、真菌浓度均较常规消毒模式降低,其次术后消毒完成后强化消毒模式下室内相对湿度相比常规消毒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过程中手术室的相对湿度标准值为(41.12±4.06)%,温度为(23.41±2.07)℃。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消毒后真菌和细菌浓度与相对湿度标准值呈正相关(r=0.109,0.107;P=0.034,0.037),与温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常规消毒措施上加用可见光连续环境消毒系统能大大降低手术室的菌群生物气溶胶浓度,同时维持室内相对湿度减少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锥形束CT (CBCT)在鼻泪管阻塞性疾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CBCT检查鼻泪管,对照组采用CT泪道造影检查鼻泪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鼻泪管的影像解剖形态、解剖参数(骨性鼻泪管长度、中段管径最小横径、管径最小面积)及剂量长度乘积。结果 两种成像方法均可清楚观察患者骨性鼻泪管的解剖形态,清晰显示骨性鼻泪管的阻塞情况及周围组织结构。两组患者鼻泪管斜冠状位的长度、中段最窄处的横径及横截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剂量长度乘积为50.35 mGy.cm,是对照组剂量长度乘积的1/6左右。结论 与CT泪道造影比较,CBCT成像可以精准显示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患者鼻泪管引流状态,明确阻塞部位和程度,且具有辐射剂量低、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7.
刘杰  李葱  高英 《现代肿瘤医学》2019,(14):2601-2604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作为一种低度恶性潜能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部位是肺、肠系膜、网膜,发生于乳腺的比较罕见,且往往单发。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点均不典型,术前易造成误诊,本文复习国内外文献报道的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作一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痛经患者的相关特点及体质分布,探索痛经体质及情志因素对痛经的影响,为不同体质类型痛经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提供康复、体质调节方案。方法 采用自制痛经调查表,国际焦虑调查表和国际抑郁调查表以及王琦的《中医体质量表》对收集的患者进行调查问卷,筛选出有效病例158例,将所得数据录入Excel表,运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偏颇质占91.1%,平和质占8.9%,其中偏颇质出现频率最高的体质为痰湿质,占25.3%。气郁质,占19%;②不同体质类型的情志失调程度比较:不同体质类型痛经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有差别,其中平和组较气郁、湿热、痰湿、阳虚轻(P < 0.05),气虚较气郁、湿热、痰湿、阳虚轻(P < 0.05),气郁较痰湿、阳虚、阴虚重(P < 0.05);③痛经疼痛程度的分布结果 可以忍耐29例(占36.7%),坐立不宁33例(占41.8%),卧床休息12例(占15.2%),痛到昏倒3例(占3.8%)。发现痛经患者多数坐立不宁(41.8%),其中,轻度可以忍耐的患者在抑郁程度上,明显小于其他3组。结论 痛经与中医体质分布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9.
Event sequences with marker and timing information are available in a wide range of domains, from machine log in 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 systems to inf  相似文献   
90.
王福成    齐平  蒋剑军  黄永  杨晓玲 《现代预防医学》2020,(13):2310-2313
目的 针对铜陵市天桥社区居民体检数据中多因素、有效样本有限的情况,挖掘与分析高血压影响因素与因素间的交互效应,为高血压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该社区801例体检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森林方法,筛选出重要性评分较大的特征,代入logistic完全二次回归模型,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的交互效应。结果 随机森林模型准确率83.67%,特征重要性前10项为年龄、糖尿病、锻炼频率、体质指数、总胆固醇、吸烟情况、饮酒情况、中心性肥胖、甘油三酯、血尿素氨。Logistic完全二次回归模型准确率84.17%,输出2条主效应、8条二次交互效应。主效应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特征有年龄、锻炼频率,二次交互效应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特征有年龄、糖尿病、体质指数、总胆固醇、吸烟情况、饮酒情况、甘油三酯、血尿素氨。结论 随机森林与logistic完全二次回归模型相结合,解决了经典方法难以从多因素、样本有限的数据中挖掘交互效应的问题,获得高血压影响因素与因素间的交互效应,为高血压干预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